• 登录
社交账号登录

消失的不只是多样化

去年我写了一段话,大意是:现在的工具已经非常强大,每个人都能轻易使用,所以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未来会更加凸显。


我试着用这篇文章解释下这句话的意思。


最近经常出门办事,最大的感触是,当我想要点一杯咖啡时,打开瑞幸或者星巴克小程序,马上可以看到附近几十米内,最远两三百米处就有一家门店。

如果路上有人手上捧着一杯咖啡,一定是出自于这几家门店中的一家。

以及随处可见的麦当劳、肯德基、必胜客,等等。


其他如某城市的特色小吃也不少,在浙江你能吃到东北菜、武汉小吃、四川火锅,等等。

于是当有人来杭州旅游,很难再找到一家当地特色的美食店,在杭州吃并不新鲜的温州海鲜,吃并不好吃的武汉美食,吃并不地道的东北锅包肉。

人再问起:“杭州有什么好吃的么?”

脑袋里再也想不起什么,只能回一句:“噢,海底捞不错。”


以前在路上最常见到的通常是那些品牌服装店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除了服装被统一,饮食也开始统一,在不同的城市,那些被誉为具有独特性的商品,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、买到。

每个人都在「打卡」所谓的「网红店」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当一家店成为「网红」的那一刻起,也就失去了其独特的价值。


就像有人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吐槽:

本来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住进民宿是一件新奇且开心的事,但现在绝大部分的民宿长得都差不多,即便是 Airbnb 上的房子也是如此。


除了吃喝玩乐,人们的见识也被统一。

在国民级产品的作用下,近十亿人的所见所闻也在逐渐趋同,所有人都在模仿最火的那个段子,只要你长时间盯着它看,那么在之后的时间里你会持续看到更多人在模仿这类视频 —— 肢体、动作一致,就是换了副面容,以及背景。

上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形,还是在宗教仪式上。


当然,杭州有好吃的地道美食么?肯定有,但是它们在你手机应用里最末尾的位置,或者根本就不存在于那些应用里。

你需要自己去发现,而不是等着别人给你「推荐」,当推荐成为常态,成为自己生活的习惯,那你吃到的东西,也是别人吃到的;你穿的衣服,也是别人在穿的;甚至你的所见所闻,也跟别人是一样的。


这没什么问题,问题在于,这些东西给了我们一种错觉,让我们自以为处在世界的中心,想要什么都触手可得,以至于让思想变得狭隘。而身体的丰富性让人忘了反思思想的丰富性,他们觉得这是等同的。

于是,一三五线的人住在同一个「城市」,打开同一个产品看着同样的新闻资讯,玩着同一款热门游戏,所有人都以为自己见到了世面,但没认识到,其实每个人都在经历着这一切。

许多在一线城市的人会产生某种幻觉,觉得自己活在科技发展的前沿,享受着其他地方没有的「科技特权」。但事实是,你与别人并没有什么区别,不要有那种所谓的优越感。


就像近段时间爆火的 chatGPT,已经有人通过开放的接口生成许多可用的小工具,如输入关键词生成小红书风格的文案、知乎风格的回答,甚至是 B 站风格的视频脚本,等等。

使用这些工具不再具有门槛,存在门槛的是那些想法,以及你能想到哪些「关键词/句」,这考验的是你脑袋里有多少东西。就像那些被推荐的美食。


真正的差距,会在其他地方凸显出来:对生活的理解,对文化的传承,对经典的思考。无论是书还是影视,亦或是其他文化作品,看得多不再是独有的标准,因为有些人一天就能听十本书的解读,二十部电影的解说。

往后考验的,是对一本书,一件事,一个问题的理解深度,而不是读过多少本书,知道多少件事,以及脑袋里有多少个浅薄的问题。


除了口味、审美,人的见识也逐渐统一,原本存在于物理距离上的文化多样性在逐渐消失。同时消失的,还有深度。


一个笑话:要学会那些防身术,你得先让歹徒跟你握手,你才有机会把他抱摔在地。

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