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什么是B端?



用户角度:需要考虑不同角色场景,有「IT 管理员」「开发者」「应用管理员」「技术支持工程师」「售前」等多个角色,每个角色的关注点都不一样。我们可以把用户归为 4 类:「购买决策者」「主要使用者」「次要使用者」「间接使用者」,往往我们产品的决策者并不是主要使用者,而且决策流程一般比较长,所以我们需要考虑不仅要站在决策者角度,也要站在使用者角度。如何保证不同角色体验更优?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。
销售模式的转变:传统的销售模式是销售驱动,一旦成功卖出,只要后续的服务不太差,客户就没必要更换迁移。现在市场越来越大,行业信息越来越透明、客户的判断力越来越强,传统的销售模式慢慢向互联网模式转变。如何拉新和稳固老用户,也是一种挑战。
产品易学性:对于企业级这种需要 POC 的产品而言,易学性很重要,如果在 POC 阶段就让用户觉得学习门槛非常高,第一次操作就遇到路径不清晰,不知从哪儿下手的情况,那么这些用户基本上已经流失了。当用户反复使用产品的时候,没有发现越用越顺,反而用完就忘记,需要重新学习,那么用户会转头去寻找更合适的解决方案。
技术背景:需要用设计方法去解决部分技术问题,很头疼~
与现实生活统一:与现实生活的流程、逻辑保持一致,遵循用户习惯的语言和概念。
视觉保持统一:通过色彩、文案、区块、布局结构及其他视觉元素实现界面上的统一性。
操作交互统一:各页面中类似功能的交互流程及操作反馈需要保持统一性,以达到在视觉、交互方式和操作结果上的一致。
软件自动化:借助 Figma 强大的协同办公方式,实现软件自动化,解决文件、协作、对接、提醒、沟通等问题。
插件自动化:基于当下在使用的设计和开发工具,有很多自动化的插件,实现基础问题自动化,赋能产品以及研发团队。
流程自动化:不断优化流程,对已有的对接流程、研发流程、测试流程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动化来解放重复性人力。
在经常出错的地方做一些提示,先发的避免用户操作错误。
在操作错误后及时我们产品及时给出解决方案,而不是直接给个错误提示就完了,这样用户会不知所措。
适当的给用户做一些推荐操作,把容易出错的弱化 / 隐藏。